這兩、三個月來,打開人力銀行配對的履歷,驚見36~39歲的護理人員紛紛在尋找一份「可以做比較久有生活品質的工作」。恰巧看到經理人雜誌第106期有篇職涯規畫的文章想跟大家分享,看來有許多護理人員也在尋求自己下一個人生階段的劇本,思索著未來的目標。
經理人雜誌文章提到<<為自己開創第二人生>>的作者AlixPartners 資深總監植田統在書中指出,45歲等於工作20年,如果還能繼續升遷表示未來還有發展的機會;但如果沒有,幾乎代表目前的位置就是自己職涯的最高點,甚至可能遭到裁員。我照著文章中提出的4步驟20個問題來檢視自己,確認自己決定創業,幫助臨床研究護理師有專業價值、良好的工作環境與生活品質的路,自己所編寫的劇本與作者分享的自問思考模式,是否吻合中壯年後自己的生涯規劃。
步驟1:預測公司未來的5個問答
1. 我的公司還能存活10年嗎?
2.如果可以,業績如何?是能維持高獲利?還是競爭力下滑,利潤愈來愈低?
3.根據2的結果,員工薪資或獎金會增加還是減少?
4.員工到了55~60歲之後還能獲得續聘嗎?如果待不下去,公司會幫忙介紹到子公司或客戶公司嗎?
5.未能得到續聘員工在薪資和獎金上會降低多少?
步驟2:評估自身前景的7個疑問
1.自己在同期同室中評價如何?如果依照表現高低分ABC三組,你會在哪一組?
2.能升任中階主管的機率有多少?
3.爬到高層的機率有多少?
4.比自己資深的員工中,沒有升任中階主管的人後來狀況如何?
5.比自己資深的員工中,沒有升任高階主管的人後來狀況如何?
6.自己未來的人生會走哪條路?
7.如果想的路有很多,影響這些分歧點的關鍵是什麼?
上述兩步驟12個問題自己確認完後,確認影響我辦公室生涯的關鍵在哪後,接著思考自己所擁有的經驗與技能,是如何在辦公室職場上被運用。
步驟3:掌握擁有技能和經驗的4個問題
1.自己具備什麼樣的技能和經驗?
2.主管與週邊的人對這些技能和經驗的評價如何?
3.這些技能和經驗,能不能與其他人形成差距?
4.這些技能和經驗可以運用在哪些領域?
第3步驟是我和朋友決定用我們最熱愛的工作及累積出來的經驗,回饋給產業,同時幫助護理人員在轉職時能夠成功轉職。始終相信,護理人員只要經過一些引導,將能在許多領域上找到自己第二專長,在生命中創造另一個亮點。
步驟4:評估自身能力發展的4個提問
1.公司採取什麼樣的策略?
2.策略中,自己所屬的部門扮演何種角色?
3.從自己具備的技能和經驗來看,在哪一類工作上能對公司策略有所貢獻?
4.要想實現的話該怎麼做?
「在看見職場生涯終點前,必須主動思考能做什麼?要為公司或產業留下什麼?」植田強調,釐清上述20個問題就能找出自己可做或想做的事。
36~39歲的護理人員轉換職場,年資也要重新開始,人事單位也會顧慮負擔較高的薪資聘顧資深護理人員。我心中其實挺佩服求職的護理人員敢去追求適合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形態。願以此篇文章與正在求職的護理人員和正在線上的臨床研究護理師一起築夢翱翔、悅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