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我好像是隻醜小鴨,不斷想要把自己轉變成天鵝,轉變、追求的過程中,我不斷的旋轉、迷路,好像老天不斷考驗著我要清楚知道自己的天職。〜
「什麼?你做臨床研究護理師?那不就是研究助理嗎?做那個太浪費了?你快回來急診,急診快狠準的速度比較適合你」這是換了工作後,好友問候的基本對話。
第一份臨床工作就選擇急診,過去在學校,被書本描述的急診護理的獨立性深深吸引,這是一份需要在緊急狀況下快速察覺問題、立即給予照護的專業,但投入職場後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因台灣社會狀況大小病喜歡往大醫院就醫,分級制度在教學醫院較難落實,讓護理師在有限的時間、空間下,無法好好照護檢傷分類較嚴重的一二級病人,惡性循環之下,無法改變大環境,只能讓自己成為一位冷漠的護理師。過去的我,是個工作、走路講話速度快到不行的人,對於在狀況外的病人或家屬,做了與他們的權益相違背的決定時,心中那把武士刀立即亮出來要好好的“教育”一下,接著又立即快轉到下一個緊急的病人床邊處理著不同狀況的緊急又重要的事務。繁重又急迫的工作,型朔了我職場性格,漸漸的築起一道堅硬剛強的堤防;直到有一天…我發現我彷彿快被自己的堤防壓垮,無法呼吸的感覺吞噬我的生活。想重重的甩開所有護理師共同的職場宿命:身體被三班制消磨著健康狀況,精神上承載著同儕、醫療團隊、病人、家屬等各方的壓力,我回首發現當初選擇護理的那念初衷,慢慢消逝不見,這是讓我最畏懼看到自己工作的樣子。
〜生活中並非事事盡如人意,往往會碰到一些讓我們很難過、不舒服、以及無法控制的事情,常常會習慣選擇逃跑和不想面對(Hayes et al., 1996),就像醜小鴨選擇踏上流浪的旅程一樣。〜
我知道,當下的迷惘、難過是不好受的,我更知道自己的未來不會來自別人手中,而是自己要抓緊機會好好經營,我知道我現在需要的是改變。
考上美國RN證照後,等待赴美工作前想給自己一次機會,一份穩定的工作好好尋找自己。離開醫院後,我努力上網找著下一份工作,卻有著徬徨無助的負能量在心中徘徊,因為我知道現在的我,不只是要找下一份工作,更是要學習重新愛上護理,唯有相信並投入自己的職業,這份工作才會持久。在偶然機會看到臨床研究護理師的工作,開啟了我身心靈的蛻變旅程。